本报讯 年初以来,海通镇锚定“加快建成沿海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”目标定位,牢牢抓住经济发展、民生改善、招商引资、安全维稳等工作,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。
以项目招引为引擎,致力推动产业体系转型升级。该镇围绕“3+X”主导产业定位,精准承接长三角地区转移产业,推动浙里数梦科创园尽快开工建设,打造中小企业集聚地,下半年新签约、新开工、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分别达5个、3个、2个。紧扣亩均产出、工业税电等关键指标,深入实施“空转项目清退、闲置土地清理、低效厂房盘活”专项行动,分类处置低效闲置资源,再盘活闲置土地98亩,推动金色产值、绿色颜值、低碳价值协调发展。高规格编制工业园区规划,同步加快推进园区污水管网、道路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。持续开展“企业大走访”活动,全面深化服务专班挂钩制度,一体推进高企培育、专精特新、股改上市,培育新质生产力。
以乡村振兴为目标,致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该镇认真做好“三夏”“双秋”和防汛防台工作,优化收储、种植、管理等粮食生产全环节全链条工作,引导南美白对虾养殖转产转业,推动秸秆加工综合利用项目落地,全面推进农业1号线建设。采取“社会资本+村集体入股”模式,着力扶持S329北侧生产火龙果、蓝莓、竹笋、金蝉等高效经济作物,带动沿线更多农户致富。持续推进乡村公益医疗互助试点项目,推广参保人数15000人以上,参保率达60%以上。立足县城“大花园”定位,亮化主干道景观节点,优化提升村庄规划,稳妥推进农房改善、生态河道、垃圾清理、户厕改造、乡风文明等基础性工作,全域打造具有海通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以绿色生态为基底,致力融合农文旅体一体发展。该镇加快推进解放东路改造、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提升等重点工程序时进度,深化“AI智能+大数据”融合“数字海通”应用,赋能集镇精准管理。充分发挥海通“零碳乡镇”品牌效应,协力服务射阳河生态修复工程,确保断面水质全年稳定达III类以上,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0%。全面整合海通文旅资源,贯通旅游一号线、农业1号线,与国有公司、院校等共建向日葵基地、共享农场,发展集旅游、休闲、康养于一体的特色乡村休闲旅游业,推动射阳河向东入海口沿线风貌建设。探索举办海通“村BA”“村超”等文体赛事,扩大本地康养文旅产业的影响力,进一步擦亮水绿海通文旅品牌。
以平安建设为保障,致力实现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该镇建立健全农村困难群众救助体系,全力做好特困供养工作,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能力,示范建设射南村红色“老娘舅”议事品牌和“长者食堂”新阵地,运用五治积分小微善淳化孝老敬亲德治大环境。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,紧盯“厂中厂”、涉爆粉尘企业、中频炉使用企业等重点领域,做到隐患全部闭环销号。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水平,综合运用AI摄像头、无人机智慧平台,构建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新格局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利用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“一站式”平台,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,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。